欢迎光临广州天弘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网站!
冷库安装设计实力品牌20 年冷库经验 节能冷库技术倡导者
全国咨询热线:020-83181885
158 1588 9365
联系我们
广州天弘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020-83181885
手机:158 1588 9365
邮箱:2461710745@qq.com
联系人:史女士
您的位置: 天弘主页 > 新闻中心
冷库常识

中国制冷产业全面创新技术最新趋势前瞻一略

时间:2015-09-17 00:00:00 点击:6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制冷空调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年产值已超过3000多亿元,尤其是近10年来,行业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制冷产业的格局也发生了众多新变化,这其中有亮点也有危机,例如创新驱动的引领、制冷安全的探索、销售渠道的变革、竞争的日趋激烈、互联网的强势冲击等等,都不得不让人停下来思考,行业到底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前行?

2015年4月-8月,“中国冷博会市场行”在长沙强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强的带领下,相继走访了广东、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天津、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等地近300家企业,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工程商和生厂厂家沟通交流,也掌握了众多行业趋势的一手信息。行业精英为什么都关注互联网变革?资本运营时代制冷企业离上市之路有多远?制冷系统未来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新格局?国产与外资品牌之间的较量又有何新特点?《制冷时商情》记者与您分享。

互联网+强势来袭

从最早的“互联网思维”到目前火热的“互联网+”,制冷行业从上至下热门话题都离不开互联网。今年冷博会市场行,无论是经销商、工程商,还是制造企业,所有的老板都重点关注互联网会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满足终端用户需求,符合未来电子商务趋势,也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就机械设备类而言,终端用户更希望直接向厂家采购,从而获得量身定做、价格优势、正品保障以及服务保障。当下,消费者采购产品时,往往先通过互联网查询、对比,特别是手机终端的使用大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2015年,制冷行业对互联网的认识更加深入,制冷产业正形成工厂、最后一公里服务商、终端用户组成的“等边三角形”新模式,而“经销商+互联网”,“工厂+互联网”,“工程商+互联网”都有了相应的新思路或者已成雏形。

“经销商+互联网”更多体现在加盟与连锁的模式上,经销商通过互联网的资源整合,形成一股合力,从而在工厂处拿到更低的价格,而品牌的保障也有利于经销商的长远利益,再加上通过互联网下单,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为制冷产业的发展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制造商+互联网”更多体现在电子商务直达终端上,工厂通过互联网搭建贸易平台,用户通过互联网发起需求,线上平台将需求转接给相应线下服务商,由线下商家去满足用户需求。制造商+互联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工厂直达终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制冷产业生态,同时助力制造商用新的理念去思考发展,为制冷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工程商同样可以良好的利用互联网拓展市场。目前冷库工程维修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很多冷库耗资巨大,为了确保冷库的安全,运营商大多会聘请专业的维修工,花费了金钱不说,还容易造成技术上的依赖,而且有的维修工专业素质不高,对冷库安全保障并不是最佳选择。而此时工程商+互联网就派上了用场,工程商可以利用远程监控构建一个全面的物联网平台,打造冷库维修4s店,一举解决冷库安全保障的隐患,同时为自己赢得巨大的商机。

技术创新表现突出

2015年,制冷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可圈可点。就目前冷博会走市场发现的创新产品,就聚焦制冷应用各个方面。

特别是针对冷库,多家企业推出了全新的产品:例如英华特研发的全球首款立式智能型喷气增焓半封闭涡旋压缩机,超静音、低振动、能效高,可谓是立式压缩机里的低温节能王。江苏精创研发的云冷库电控箱可以轻松实现冷库云端检测,让用户随时随地感知冷库运行;还有无锡英之力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YCF02(可调式)冷凝压力控制器,可谓是解决机组冬天压力低的首选;再加上北京红苑制冷省事省钱又省电的专利创新产品——防冻蒸发冷凝器;青岛海港制冷高效、实用、便利、节能的可移动式速冻隧道;广州银岭公司自主生产的整机节能25%的成套冷冻冷藏a机组,深圳东露阳实业有限公司可以让库温轻轻松松达到-30℃的领航版低温EVI机组;广州德顺空调支架采用机器人生产出来的“东豪牌”不锈钢豪华支架等等,创新产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这些创新的产品大多融合了行业最前沿的科技,也代表了企业发展的方向,而创新的喷涌也预示着我国制冷行业正大步迈向“创新驱动”的新道路。

“中国要想繁荣,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走发展技术创新的道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江苏精创电气董事长李超飞的一席话可谓道出了制冷产业目前的状态:企业只有通过对已有的技术资源进行综合和转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企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质的飞跃。而随着创新产品在市场上的大受欢迎,也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制冷产业,创新依旧会成为主流。

国产压缩机赢得赞誉

回顾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制冷产业的发展即可发现,国外制冷巨头为抢占中国市场,不断提升对中国的投资水平,特别是在压缩机领域,几乎就是外资的天下。

而2015年冷博会市场行发现,无论是在半封闭活塞压缩机,还是半封螺杆压缩机,甚至在外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涡旋压缩机市场,近几年国产品牌都实现了不小的突破。经过了多年的竞争博弈,市场的天枰已悄悄地向着“中国创造”倾斜。

例如涡旋压缩机领域,苏州英华特作为吃螃蟹的第一家企业,特依托自有专利技术,开发高能效空调、冷冻、热泵热水器应用的制冷压缩机等节能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实现国产涡旋压缩机量产。

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调整转型的需要,近几年,国产螺杆压缩机企业也密集增加。例如原有半封活塞领域的老品牌泰兴企鹅、浙江沃克、苏州力喜、新昌大明、精威制冷都通过各种形式研发和制造螺杆压缩机。

另外还有宁波鲍斯也是一家专业的螺杆压缩机的生产厂家,在螺杆压缩机的领域涉足较晚,主要从事螺杆压缩机核心部件及整机研发、生产及销售,是目前国内主要的螺杆主机供应商和领先的工艺流程用螺杆压缩机制造商。浙江莱福康机械有限公司2013年开始着手研发、生产半封闭冷冻螺杆压缩机。目前主要生产22-164kW的低温机,单级螺杆机和双级螺杆机都生产。

越来越多的国内压缩机厂不断崛起,表现亮眼,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可以预见,未来国产品牌还会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未来压缩机市场品牌格局也将更加多元化。

当然,不可否认以比泽尔、艾默生、丹佛斯、复盛、汉钟、莱富康(雪人)为首的外资品牌的技术实力还是领先,且市场拓展多年,品牌形象力大,对于市场把控很有力度。国内厂家在技术方面还有很多要提高的地方,尤其对于机器的设计及应用,还需要市场的不断检验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这个领域。在今后的品牌竞争中,核心技术能力和全面的解决方案是品牌致胜的法宝。

制冷系统有新突破

在制冷系统创新上,2015年多家企业推出了全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满足用户对环保节能制冷系统的需求。

例如今年就有多家公司主打满液式制冷系统。传统膨胀式供液,存在蒸发器有效利用率低的弱点。其供液30%的容积是液体,70%为气体,蒸发器有效利用率仅有50%左右,而满液式供液,97%以上容积是液体,制冷效率可大幅提高。

而近年来因为安全问题备受瞩目的氨制冷系统,在行业内多家企业的推动下,一些企业开始研发小型氨制冷系统,提高换热器传热技术,提高整体性能,从而减少氨的充注量、降低整体项目风险,而采用氨/二氧化碳复叠循环等方式进一步减少氨的充注量,降低项目风险也成为了新的方向。业内人士认为,提高系统自控程度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合理并有效的对氨制冷系统进行控制操作将是未来氨制冷系统的重点。


安全问题备受瞩目

今年全国各地发生的冷库起火、泄露事故,令人痛心疾首。防范于未然,是避免悲剧关键,今年冷博会市场行也重点关注制冷行业的安全问题,多家企业已经在行动,特别是制冷控制技术与物联网远程监控技术备受瞩目。

目前主流制造商都仅仅是将传统控制器和互联网进行了连接,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认为未来将会是物联网的时代,冷库控制系统将会和其他的应用逐渐融合,比如农副产品及药品全程追溯的普及,单单这一个应用就不是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能够推动和完成的,需要各个行业通力配合及国家政策引导。


整合上市或将爆发

2015年,上市或者资源整合无疑是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从雪人收购莱富康到大冷收购常州晶雪,一系列的并购事件燃起了众多国产品牌想上市的雄心,不少的制冷企业都想以合并重组的方式实现借力发展,2015冷博会市场行走访江浙沪地区,就有数家企业反馈了他们想上市、并购或被并购的迫切需求。

例如刚成立不久的压缩机生产企业有着雄厚的研发实力和资金,但因为规模较小,产品市场还未全面铺开,想通过与机组企业的合作,对产业链上的下游加强紧密度,实现压缩机企业销售量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又如一家已上市公司为了开拓全新的业务领域,想通过收购在细分领域有出色表现的企业,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被收购企业已有的生产线,减少自行研发、发展的过程,获得业务领域的扩大。还有部分已上市企业为了扩充产品阵容,发展新业务,希望能通过兼并相同业务的企业推动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制冷产业资源整合谋求上市或者更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这对行业而言是利好消息。小企业通过被并购可以快速获得资金从而拓展市场,而大企业通过合并收购,可以更好的拓宽产业链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资本优先的今天,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企业单打独斗的力量太渺小,所以在新一波制冷企业上市的大潮来临之前,制冷的春天或许才刚刚开始。

天弘制冷观察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冷设备生产、研发和消费大国,对比国内外发展情况,我国制冷行业正在从制冷大国向制冷强国迈进。中国制冷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感到震惊,这是行业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孜孜探求的结果,行业的快速发展令人欣慰,然而也必须正视行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技术研发、产品结构等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做大做强必须解决技术水平上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养自主设计、自主创新的能力。只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制冷强国梦想。

不仅如此,天弘冷库安装公司专家分析,伴随着我国制冷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外制冷巨头还在加大对国内市场的渗透力度,这对行业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行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产业调整的格局,这轮调整对优秀的企业而言不失为升级发展的好机会,兼并、调整、巩固、扩张,行业的发展也必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8 1588 9365

公司电话

020-83181885

二维码
线